什么是數據轉換?工具、技術與應用場景
作者: 數環通發布時間: 2024-11-07 10:31:27
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數據已成為每家企業日常運營的命脈。然而,由于歷史遺留系統缺乏統一規劃,導致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其中充斥著冗余和不一致的數據。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數據資源,并使其為企業創造真正的價值,我們必須整合這些孤島信息,并利用現有的IT資產構建更加靈活、敏捷的企業系統。而數據轉換,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數據轉換的概念
數據轉換,簡而言之,就是將數據從一種格式轉換為另一種格式的過程。在企業內部,數據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和格式中。因此,數據轉換變得至關重要,它確保了一個應用程序或數據庫中的數據能夠被其他應用程序和數據庫所理解,這是應用程序集成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信息共享的常規流程中,數據會從源應用程序或數據倉庫中提取,經過格式轉換,再加載到目標位置。這一過程被稱為提取、轉換和加載(ETL),它是數據集成的核心。根據集成場景的不同,數據可能需要經歷合并、聚合、豐富、匯總或過濾等處理。
數據轉換的第一步是數據映射。它確定了兩個應用程序之間數據元素的關系,并制定了在數據遷移前如何進行轉換的規則。換句話說,數據映射在數據轉換實際發生之前,就已經生成了所需的元數據。
例如,在字段映射中,一個應用程序中的信息可能以小寫字母呈現,而另一個應用程序則要求大寫字母存儲。這時,就需要在數據加載到目標應用程序的相應字段前,將源應用程序中的數據轉換為大寫。
此外,存儲數據的結構也可能因應用程序而異,需要在轉換過程之前進行語義映射。例如,兩個應用程序可能會使用略有不同的結構來存儲相同的客戶信用卡信息:
為了確保兩個應用程序集成時不會丟失關鍵數據,需要重新組織應用程序A中的信息,以適應應用程序B的數據結構。在某些情況下,數據可能是非結構化的,例如來自客戶的電子郵件,需要數據轉換才能使其中包含的信息可用。
二、數據轉換的工具與技術
為了滿足數據轉換的需求,系統管理員可以從多種數據集成產品中進行選擇。這些產品利用可視化映射工具和拖放技術,自動化ETL過程。ETL功能既可以作為獨立的數據集成軟件存在,也可以作為數據庫服務器的內置工具,或者是企業應用集成(EAI)中間件的一部分。這些工具簡化了復雜的數據轉換過程,減少了編寫新代碼的需求。
例如,Informatica的PowerCenter是一種功能強大的數據集成解決方案,能夠訪問包括平面文件和Web應用程序在內的多種格式的數據。而Talend的Integration Suite則基于開源技術,提供了類似的數據集成功能。此外,Microsoft SQL Server中的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s(SSIS)也是一個重要的ETL工具,它能夠從不同來源提取操作數據,進行轉換并加載到數據庫中。
對于希望實現流程和數據集成的企業來說,中間件工具如集成平臺即服務(iPaaS)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數據共享方式。以數環通iPaaS為例,它不僅能夠通過可視化的界面交換和轉換數據,還能夠創建和編排服務,這對于開發復合應用程序至關重要。
三、企業中的數據轉換
在構建新的業務應用程序時,充分利用現有的IT資產并提高資源利用率至關重要。這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數據的理解方式。過去,遺留應用程序往往是為單個部門設計的,業務功能與數據緊密相連。然而,隨著企業內應用程序數量的不斷增加,數據逐漸被分割成信息孤島。
但如今,數據已經不再是單個部門的私有財產,而是整個企業的共同財富。這意味著一個應用程序中的數據應該能夠在其他應用程序中得到充分利用。這就要求我們將數據從業務流程中解放出來,并轉換為正確的格式。只有這樣,數據才能發揮其最大潛力,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總結一下
數據轉換不僅是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的關鍵手段,更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